國內旅遊搜尋
進階篩選
天數
行程類型
交通
價格
TWD-

馬祖橋仔漁村展示館旅遊搜尋

3
筆結果
  • 易遊推薦
  • 價格排序
  • 天數排序
3
【藍眼淚馬祖3日】經典南北竿、台版奈良大坵島、夜間坑道搖櫓藍眼淚
【馬祖卡蹓】一次暢遊馬祖南北竿島及大坵,一起來馬祖卡蹓! 【絕美奇景】夜間坑道搖櫓參觀藍眼淚,此般如夢似幻的仙境,期待有緣人〜! 【戰地文化】馬祖為全世界最密集軍事坑道,阿兵哥重兵屯守之處。 【品嚐高粱】八八坑道藏酒窖是馬祖老酒絕佳坑道酒窖,品嚐酒廠招待高梁酒。 【台版愛情海】媲美希臘愛情海漁村風情,最美閩東建築馬祖小地中海~芹壁聚落。 【鬼斧神工】南竿鬼斧神工的北海坑道,以及屹立海中的鐵堡,都是馬祖戰地精神的代表。 【達人帶路】在地導遊說在地生活習俗,深入旅遊,輕鬆看盡馬祖特殊民情。 ◎夜晚邂逅藍眼淚:夜間坑道搖櫓藍眼淚 《少年Pi的奇幻漂流》中的魔幻海洋,就是藍眼淚!海面上會產生冷光面板一樣的藍光,為夜光藻所造成此現象產生。 ◎馬祖鹿兒島~大坵 馬祖特色料理:品嚐馬祖道地風味餐(福州魚丸、魚麵、繼光餅、紅糟料理及特色小吃…依季節會有所變化!) 住宿安排:以立榮航空抵達南竿機場為依據,安排住宿地點及飯店,不便之處,敬請見諒! ◎南竿飯店民宿參考:皇亞會館、海天酒店、神農山莊、津沙101或同級。 ◎北竿飯店民宿參考:台江、碧雲天民宿、北海岸民宿或同級 參考價格大人(12~64歲)雙人房佔床  10,900元孩童(2~11歲)雙人房佔床  10,400元嬰兒(2歲以下)  1,000元老人(65歲以上)雙人房佔床  9,900元
馬祖酒廠
北海坑道
芹壁村
飛機
推薦
10,900
3
【馬祖藍眼淚季.南北竿︱一生必看藍眼淚台版小希臘芹壁村3日】
🚩行程特色🚩💧夜間帶看岸邊藍眼淚💗鬼斧神工的北海坑道📅歷史悠久的媽祖廟「天后宮」🤩全世界最高媽祖神像🔍台版希臘地中海~芹壁村📸風景如畫的橋仔漁村【芹壁村(含下午茶)】是位於馬祖南竿島的一個美麗且充滿歷史文化氣息的小村落。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、古老的建築風格和傳統的生活方式,芹壁村成為了馬祖最具代表性的觀光景點之一,芹壁村的地中海風格建築,使其成為馬祖最具特色的觀光景點之一。遊客可以在這裡感受到異國情調的氛圍,同時也能體驗到馬祖島濃厚的歷史文化與傳統風貌。【橋仔漁村】馬祖話『橋仔』即『小橋』早年隨處可見小橋流水景象,是早期北竿往返大陸的轉口港,商業與漁業活動非常興盛。現在僅有住民幾十戶,但村內各廟宇神祗卻超過住民,有百餘尊之多。橋仔漁村的居民多數從事漁業,這裡的漁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海上,依賴海洋資源為生。漁業文化在這裡深深扎根,傳統的漁船、捕魚方式以及海鮮交易等都成為了村落的日常特色。 【天后宮】是馬祖島上的一座歷史悠久的媽祖廟,位於南竿島的天后宮村。這座廟宇供奉的是海神媽祖,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,也是馬祖島最具代表性的宗教場所之一。馬祖因『媽祖』而得名,是島上民眾的信仰中心,信仰者眾多,香火鼎盛。【枕戈待旦紀念公園】「枕戈待旦」這個成語源於古代,意思是隨時準備迎接敵人,形容警戒、隨時待命的狀態。這正是馬祖在冷戰期間及兩岸對峙時期的寫照。當時,馬祖島作為軍事前沿島嶼,軍民皆需隨時做好防備,守衛家園。當台馬輪駛進馬祖福澳港,倚著船桅大紅色的四個「枕戈待旦」總會印入眼簾,巍巍聳立在南竿的福清嶺上。【媽祖巨神像】是馬祖南竿島上的一個著名地標,也是當地重要的宗教與文化象徵。媽祖巨神像不僅在宗教上具有重要地位,還成為馬祖的觀光景點之一。媽祖巨神像的高度28.8公尺,是全世界最高的一座石雕媽祖神像。媽祖的形象栩栩如生,表情慈祥,手持法器,象徵著她的庇護與保護。神像的設計融合了現代雕塑藝術與傳統信仰元素,是一個具有震撼力的藝術作品。【北海坑道】1968年因應當時戰備需要,歷時三年完工,全長約800公尺,可提供百艘登陸小艇停放。北海坑道的最突出特點是其地下設施,遊客可以進入坑道內,探索當年用來防守馬祖的各種設施。除了坑道內的歷史設施,北海坑道所處的位置也使其擁有壯觀的自然景觀。坑道周邊有著美麗的海岸線,遊客可以在參觀後,欣賞到馬祖的自然風光。【仁愛鐵堡】建於1950年代,當時正值兩岸關係高度緊張的時期。隨著冷戰的加劇,馬祖作為台灣的最前線島嶼之一,成為防禦的重點。仁愛鐵堡就是為了應對當時可能的軍事威脅而建造,並且作為防空與防禦的據點之一。仁愛鐵堡的存在不僅是對當時軍事防禦的紀念,也是對馬祖人民堅守家園、抵抗外來威脅精神的象徵。【八八坑道】是位於馬祖南竿島的一個歷史性軍事設施,這座坑道的名字來源於其建設年代——1988年。它是當時為了應對外來威脅、保障當地居民與軍事設施安全而興建的一個防空洞。坑道長度超過200公尺,設有多個不同功能的區域,包括指揮中心、休息區、醫療區、倉庫以及生活設施等。這些設施能夠在戰爭或空襲時提供全面的防護與生存空間。現今打開了八八坑道的大門,就像是開啟了一段窖藏的祕辛,坑道口兩旁擺著滿滿酒甕、上方有著大大的「八八坑道」四個字,走進坑道,內部可是相當涼爽,長年維持在攝氏16-19度,恆溫又穩定的環境,讓存放的老酒有一定品質,是絕佳的儲藏酒窖,坑道主體由花崗岩所構成,而坑道所在,就位於馬祖酒廠斜前方不遠處。【大砲連】是馬祖南竿島上一個重要的歷史遺跡,它原為馬祖防衛系統的一部分,位於南竿的戰地區域。大砲連建於1950年代,當時馬祖是中國與台灣間緊張的軍事前線之一。大砲連的設立是為了防禦來自敵方的侵襲,並保護南竿島的安全。大砲連內擁有數座大砲、碉堡以及防空設施。這些遺跡見證了當時軍事防禦的重視與規模,並反映出馬祖當時的特殊地理與戰略地位。如今,大砲連不僅是軍事愛好者和歷史愛好者的必訪之地,也是許多來馬祖旅遊的遊客所參觀的重要景點。它不僅展示馬祖的軍事遺跡,也讓遊客能更深入理解當時台海兩岸的政治氛圍。
馬祖酒廠
北海坑道
芹壁村
飛機
12,500
3
【馬祖藍眼淚季.南北竿✦大坵︱夢幻海島大坵台版奈良梅花鹿3日】
🚩行程特色🚩🦌夢幻海島大坵台版奈良梅花鹿💧夜間帶看岸邊藍眼淚💗鬼斧神工的北海坑道📅歷史悠久的媽祖廟「天后宮」🤩全世界最高媽祖神像🔍台版希臘地中海~芹壁村📸獨立岩礁海上鐵堡【芹壁聚落(含下午茶)】想要看地中海美景,不用千里迢迢飛到國外去,來馬祖北竿就可以看到媲美歐洲石頭山城的浪漫風情!芹壁是馬祖列島中保存馬祖傳統閩東建築最完整、也最具代表性的地方之一,深受國內外建築、文化和藝術界的青睞。漫步在石頭屋的巷弄間,隨處都能看見蔚藍海洋,每轉個彎都頗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、各自精采,不妨挑間咖啡廳,凝望海洋與島嶼,伴隨陣陣浪濤聲,享受眼前的愜意美好。 【天后宮】是馬祖島上的一座歷史悠久的媽祖廟,位於南竿島的天后宮村。這座廟宇供奉的是海神媽祖,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,也是馬祖島最具代表性的宗教場所之一。馬祖因『媽祖』而得名,是島上民眾的信仰中心,信仰者眾多,香火鼎盛。【枕戈待旦紀念公園】「枕戈待旦」這個成語源於古代,意思是隨時準備迎接敵人,形容警戒、隨時待命的狀態。這正是馬祖在冷戰期間及兩岸對峙時期的寫照。當時,馬祖島作為軍事前沿島嶼,軍民皆需隨時做好防備,守衛家園。當台馬輪駛進馬祖福澳港,倚著船桅大紅色的四個「枕戈待旦」總會印入眼簾,巍巍聳立在南竿的福清嶺上。【媽祖巨神像】是馬祖南竿島上的一個著名地標,也是當地重要的宗教與文化象徵。媽祖巨神像不僅在宗教上具有重要地位,還成為馬祖的觀光景點之一。媽祖巨神像的高度28.8公尺,是全世界最高的一座石雕媽祖神像。媽祖的形象栩栩如生,表情慈祥,手持法器,象徵著她的庇護與保護。神像的設計融合了現代雕塑藝術與傳統信仰元素,是一個具有震撼力的藝術作品。【北海坑道】1968年因應當時戰備需要,歷時三年完工,全長約800公尺,可提供百艘登陸小艇停放。北海坑道的最突出特點是其地下設施,遊客可以進入坑道內,探索當年用來防守馬祖的各種設施。除了坑道內的歷史設施,北海坑道所處的位置也使其擁有壯觀的自然景觀。坑道周邊有著美麗的海岸線,遊客可以在參觀後,欣賞到馬祖的自然風光。【仁愛鐵堡】建於1950年代,當時正值兩岸關係高度緊張的時期。隨著冷戰的加劇,馬祖作為台灣的最前線島嶼之一,成為防禦的重點。仁愛鐵堡就是為了應對當時可能的軍事威脅而建造,並且作為防空與防禦的據點之一。仁愛鐵堡的存在不僅是對當時軍事防禦的紀念,也是對馬祖人民堅守家園、抵抗外來威脅精神的象徵。【八八坑道】是位於馬祖南竿島的一個歷史性軍事設施,這座坑道的名字來源於其建設年代——1988年。它是當時為了應對外來威脅、保障當地居民與軍事設施安全而興建的一個防空洞。坑道長度超過200公尺,設有多個不同功能的區域,包括指揮中心、休息區、醫療區、倉庫以及生活設施等。這些設施能夠在戰爭或空襲時提供全面的防護與生存空間。現今打開了八八坑道的大門,就像是開啟了一段窖藏的祕辛,坑道口兩旁擺著滿滿酒甕、上方有著大大的「八八坑道」四個字,走進坑道,內部可是相當涼爽,長年維持在攝氏16-19度,恆溫又穩定的環境,讓存放的老酒有一定品質,是絕佳的儲藏酒窖,坑道主體由花崗岩所構成,而坑道所在,就位於馬祖酒廠斜前方不遠處。【大砲連】是馬祖南竿島上一個重要的歷史遺跡,它原為馬祖防衛系統的一部分,位於南竿的戰地區域。大砲連建於1950年代,當時馬祖是中國與台灣間緊張的軍事前線之一。大砲連的設立是為了防禦來自敵方的侵襲,並保護南竿島的安全。大砲連內擁有數座大砲、碉堡以及防空設施。這些遺跡見證了當時軍事防禦的重視與規模,並反映出馬祖當時的特殊地理與戰略地位。如今,大砲連不僅是軍事愛好者和歷史愛好者的必訪之地,也是許多來馬祖旅遊的遊客所參觀的重要景點。它不僅展示馬祖的軍事遺跡,也讓遊客能更深入理解當時台海兩岸的政治氛圍。【大坵】民國七十年代,馬祖農業改良場將飼養的數十頭梅花鹿野放到無人的大坵島,由於未受人類干擾,島上梅花鹿不但現身林間、海邊,甚至在古昔中、村落步道上,都可以偶見鹿蹤。馬祖人所稱之鹿島,也就是遊人夏季賞燕鷗的『大坵島』,大坵島目前已成為梅花鹿的天堂樂園,最初僅野放十餘隻梅花鹿,世代繁衍如今已可見上百隻梅花鹿群。大坵島上的梅花鹿,在不受人類干擾優遊自在生活在島上,這兒成了梅花鹿的家。【橋仔漁村】馬祖話『橋仔』即『小橋』早年隨處可見小橋流水景象,是早期北竿往返大陸的轉口港,商業與漁業活動非常興盛。現在僅有住民幾十戶,但村內各廟宇神祗卻超過住民,有百餘尊之多。橋仔漁村的居民多數從事漁業,這裡的漁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海上,依賴海洋資源為生。漁業文化在這裡深深扎根,傳統的漁船、捕魚方式以及海鮮交易等都成為了村落的日常特色。
馬祖酒廠
北海坑道
芹壁村
飛機
13,9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