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富興茶葉文化館】富興茶廠興建於清朝未年,至今超過百年的歷史。原以製造紅茶、綠茶、烏龍茶為主,外銷歐洲及北非等地。這是富興當時唯一的一間茶工廠,最盛時期,每日乾燥茶產量達到二、三千斤之多。
工廠初為土埆厝,同樣也毀於日昭和10年(西元1935年)的關刀山大地震。今日所見的茶工廠,除靠廟坪前段的牆壁,仍是百年前的編竹夾泥牆所建造,其他係地震後重建。其內部建材以櫸木為主,此稱建材堅固耐用、防蟲蛀,因此能維持原貌至今。在6、70年前,這是富興唯一的茶工廠,終日車水馬龍,賣茶菁的茶農川流不息,盛極一時。後來隨著台灣農業的沒落,茶工廠的經營環境不佳,於民國80年初,停止了茶工廠的經營,當時的製茶機具、設備在原地保存至今,經仔細清潔整理後即呈現當年的風貌。
民國95年富興茶廠被文化局登錄為歷史建築,獲得經費補助後於民國97年開始修建。終於在民國100年3月24日隆重舉辦啓用典禮。除辦理茶葉推廣活動、深度導覽體驗外,內部並設立品茗區,供遊客品賞峨眉特產東方美人茶,未來將規劃引進茶席展演、茶染工藝等活動活化老茶廠的經營,並希望能從傳統文化中尋求創新,再造一個茶產業的黃金年代 。(資料來源:峨眉鄉簡史)
【富興老街】
古名為「褲浪埔」,後來改名為「富興」,有「富貴、興隆」之意。街廓以當地的信仰中心隆聖宮為擴散,是一個典型的客家聚落。走進富興老街,蜿蜒的街弄裡,你可造訪建於日治時期,仿巴洛克建築的曾家古宅,感受製茶大戶的輝煌過往,或是尋訪堅持傳承日治時期手工製作技法的劉家樟腦寮,來一趟今古對話的樟腦產業之旅。
【十二寮休閒農業區】「十二寮休閒農業區」位於峨眉湖畔、獅頭山風景區內,早期為樟腦油的盛產地,近來則是賞油桐花的好地點,夏季夜晚,一隻隻迷人可愛的螢火蟲在清澈的峨嵋湖邊飛舞,閃閃綠光點綴在雪白的油桐花樹上,景象相當浪漫。